English

冷看“民办公助”热

1998-06-12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蔡文清 是兆新 我有话说

席卷京城的民办公助热随着其中几所学校的提前测试招生而达到高潮。家长们面对录取名单或欣喜或遗憾或忧虑的表情,可以窥探出这个新生事物带给人们的强大冲击波。

一、火爆京城为哪般

先从北京市初中入学改革进程上谈起。从80年代末开始,北京便逐渐取消了全市中小学毕业考试,逐年减少了择优入学比例,加大了就近入学比例。1993年市政府办公厅又下文进一步推进初中入学办法改革,到1997年底,《关于1998年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工作意见》正式出台,明确提出了1998年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就近升入初中,取消重点初中。

一句“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就近升入初中”让家长着了急。据统计,北京还至少有13%的学生有强烈的择校愿望不愿就近入学。但今年的“择校”只能在民办和“民办公助”学校中去考虑,相比之下,民办公助校因其价位合理(每生每学年学费5000—6000元),又有一“公”字做依托,因而更受家长青睐。虎年春节刚过,便有家长四处咨询报名,到6月上旬,民办公助学校的招生录取比例已在5:1以上,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二、为啥留个口子

今年4月初出台的“小升初”政策虽强调“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就近升入初中”,但细心人发现,在表面强硬的政策下还是有一些不大不小的口子。除几乎所有的重点中学都允许招一两个“特长班”以外,利用名校效应,并以社会力量办学的方式兴办的民办公助学校,便首当其冲地引人关注,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去最理想的学校接受教育。由此形成“民办公助”热,于是有识之士发问:以“教育平等”为理想的办学体制、升学体制改革,为何不采取一刀切,一步到位的彻底性措施,而要以不同名目、不同形式留下一个给人无限希望无限幻想的“口子”呢?

三、“民办公助”校咋这么难考

近来有家长到教育行政部门告状,我孩子平常学习非常棒,满怀信心报考民办公助校却名落孙山,请问民办公助学校到底在考什么?

到底在考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需回答:“金鱼在鱼缸里,眼睛是睁是闭;铁丝有几种用处;北京交通拥挤的对策;黄河水快干了,该怎么办;表哥结婚花费大,你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此外还有先看一段教学录像,然后复述老师板书,写出提及的数学定义,然后做习题。而这个知识点竟是高二才学的“数学归纳法”,许多考生反映,这样的测试比考试还难。尽管北京市教委有关文件已规定“民办和民办公助学校初中招生不得举行入学考试”。有的家长已预测到明年的奥校一定火爆,因为今年民办公助学校的测试题目里有相当多的奥校题。试题既是如此,那么当听到只有60%的及格率,最高分76分(百分制)也就见怪不怪了。

为此,很多小学加大复习考试难度,拼命进行题海战,周六周日举办“思维训练班”、“智力提高班”。最可怜的是孩子与家长,一个多处报考的孩子在一个月内的所有星期六(日)都在各校各考场疲于奔命,还要有心理准备承担失败的痛苦与打击。在考场外翘首企盼的家长则在抱怨:这哪里在考学生,分明是在考家长,考家长的钱,考家长的权。

“免试就近”,怎能“免”出更重的负担,“民办公助”,是否有助长“应试教育”之嫌。

四、教育行政部门的15字方针

“坚持试点、规范办学、加强管理、小步走”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公助学校采取的基本方针。北京市教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举办公助民助学校基于五点考虑:适应中国“有限的财力办最大的教育”的国情;是缩小现有办学水平与百姓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之间的差距的一个举措;发挥重点中学优势带动基础薄弱校发展;满足一部分有择校要求的家长选择;有利于重点中学集中力量办好高中部分。

教委有关领导反复强调,今年的民办公助只是改革的试点,改革的大目标还是面向全体学生,要创造条件让每所学校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所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至于民办公助学校,并不想办成变相的重点初中,只是一种新办学模式的尝试。

尽管如此,对这些所谓的试点的某些举措,教委有关领导还是表示了不赞成甚至批评。首先对其举行的“测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坚持下去未置可否。其次,对其不按市教委原定日程安排擅自在小学毕业考试、计算机派位之前举行招生测试甚至录取工作表示不赞成,认为这就是抢生源,同时也破坏了严谨有序的“小升初”工作。

五、我们的孩子怎么办?

面对取消择校的新制度,今年应届生的家长似乎有着惊人相似的看法:取消择校也许以后会缩小中学之间的差距,可能是件好事,可我们这一届孩子怎么办?

在某大学工作的张岩,女儿乐乐今年报考一所民办公助中学。张岩认为,取消择校的原意是为了更公平,可现在的状况似乎又出现了不公平,只不过这种不公平从因学生的学习环境转移到因家长的经济收入罢了。供孩子上民办公助学校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作保障,而家长们尚不知深浅的民办学校则学费会更高。这个投入对于丈夫在机关工作的张岩来说只能是勉强维持,她说:“我只想硬着头皮花点钱帮孩子摆脱困境。”而对于社会上占相当部分的低收入家庭,甚至下岗职工的子女来说,则很难想象如何应付。在张岩看来,取消择校前是好学生才能上好学校,而今年却是好学生加有钱的家长才能上好学校。

一位家长咬牙在一所民办公助学校的登记表能否共同投资一栏上写上“今年我买房子没钱,明后年一定投资3—5万元”的承诺。他说,学校暗示如果投资学校可以为“考生解决一些困难”。但他的“空头支票”并未使他儿子的“一些困难”得到学校的宽容。

有上述看法的并非张岩一位家长,另一位姓杜的家长也表示了同感。她认为,从长远看也许取消择校是个好办法,但除去极个别顶尖的获奖学生和侥幸考上民办公助学校,而且恰巧家长又有钱的学生外,“大部分学习成绩在班上中上游水平的学生只能自认倒霉”。这位家长告诉记者,她一个朋友的孩子今年报考了属于传统特长学校的某所中学。

六、变相择校会更猖獗?

事实上,一些教育管理部门的人士也对取消择校将产生的负面效应表示了担忧。某区教育局小教科一位工作人员早在去年底私下断言,“明年取消择校后,变相择校会更猖獗”。他介绍说,实际上过去凭交赞助费上好学校的学生中很多都没有学籍,所以教育管理部门对此人数也并不掌握。取消择校后,学习中上水平孩子的家长肯定不会甘心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底子较薄弱的学校,因此隐藏在水下面的择校现象将会更加变本加厉。

此外,家长还表示了对一些民办公助学校考题科学性的异议。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女儿考的学校要求考生在1小时内回答完其中的150道考题,就题量而言这根本不现实。一些考题也值得商榷。一道题是“如果你是一个厂长,上任后前三脚应该怎么踢?”另一道题则是“请你给北京市交通拥堵提出3个解决办法”。她说,这些题看起来给考公务员的考生做似乎更合适一些。这种考题对考生的区分度不会很理想。“如果闭着眼睛划完150个勾,也说不定会有个好成绩。”

还有一些家长则干脆对取消择校的效果表示担忧。一位姓马的家长告诉记者,他听说某重点中学初中部的老师在研究如何民办公助时明确表示,“要么他们(指被支助学校老师)走人我们去干,要么我们不去。”尽管不知结局如何,但这也代表了一部分好学校的好老师的心态。这位家长认为,如果这真成了事实,一方面好学校的好老师集体另起炉灶办民办学校,另一方面底子薄的学校挂着民办公助的牌子还是底子照薄,再加上那些连教学设备都较差的普通中学,恐怕还得两极分化。最后落得好学校教出的还是好学生,而底子薄的学校教出的学生照样不行。

尽管如此,但几乎每个被采访的家长都承认,取消择校从长远看会使各学校之间的学生水平得到均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